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表現(xiàn)媽媽和自己在一起的情景,感受親情的溫暖。
2、在創(chuàng)作、制版中,嘗試表現(xiàn)出人物的大小、主體與背景的關系。
3、知道愛惜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及繪畫工具。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自己和媽媽在一起的照片。
2、吹塑紙,5B鉛筆。
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討論,感受母子的親情。
教師:說一說,照片上的你和媽媽在干什么?你愛媽媽嗎?你們的表情是怎樣的?
2、觀察照片,感受人物太小的關系。
(l)教師:誰是媽媽?誰是孩子?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我們在繪畫時怎樣才能畫出大人和孩子的區(qū)別?
(2)教師小結:在畫面中要把媽媽畫大些,孩子畫小、畫矮些。
3、引導幼兒了解用疏密的方法表現(xiàn)主體和背景的關系。
(l)教師:在全是線條的畫面中,怎樣才能讓人一眼就看到"我和媽媽"?
(2)教師小結:可以嘗試選擇主體或背景的其中一個,將其線條描繪得密密的或松松的,將背景和人物分開。
4、幼兒創(chuàng)作。
(1)注意畫出媽媽和孩子的大小關系。
(2)能在畫面中注意線條的粗細、疏密的變化。
5、展評幼兒作品。
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建議:
☆日;顒 欣賞母子親情的圖片或照片。
☆區(qū)角活動 開展線描畫的活動,在創(chuàng)作中積累對線條的感受和運用能力。
☆家園共育 將母子親情的照片帶入園,進行談話交流活動,感受親情的美好。
【評析】
這個活動可以是情節(jié)畫,也可以是肖像畫,但都有主體和背景的表現(xiàn)問題。這是幼兒學習構圖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出示"大河奔流"活動中的相關作品,進行經(jīng)驗的回憶和遷移,引導幼兒用線條的疏密來表現(xiàn)主體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