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1.學會按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進行分類。
2.能夠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1.經(jīng)驗:已有過按物體顏色、形狀、大小分類的經(jīng)驗;活動前認識過梧桐樹和銀杏樹。
2.教具:7塊泡沫板(其中5塊上分別畫有大圓圈,并貼有大、小、黃、綠、橘黃色標記,表示各種樹葉的家;另外2塊板上畫有大樹的輪廓并在樹冠上分別貼有一片梧桐樹葉、一片銀杏樹葉)、音樂磁帶(歌曲《秋天》)、錄音機。
3.學具:人手一個小籃子,里面裝著事先揀的不同大小的樹葉。
活動過程1.學習按樹葉的形狀歸類,請幼兒拎著籃子入場地。
(1)鞏固幼兒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的認識。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上進行描述。
老師:"秋天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飄呀飄呀,飄到地上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來了!那么樹葉在哪兒呢?"(在籃子里)老師:"找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然后告訴大家你的樹葉長得什么樣子。"(2)教師引導幼兒了解歸類要求。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對梧桐樹葉、銀杏樹葉的認識。
老師:"聽,誰在哭?"教師指著兩棵大樹說:"噢,是樹媽媽,它在想自己的樹葉寶寶了,我們把樹葉寶寶送回家吧。"教師分別指著貼有梧桐、銀杏樹葉的大樹輪廓提問:"它是什么樹葉的媽媽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2.幼兒操作請幼兒按形狀將有關樹葉放入"大樹"中,然后教師進行檢查。
(1)認識標記。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圈上的標記。
老師:"籃子里還有小樹葉,我們也給它們找個家吧!"教師手指四周的圓圈:"你們看,這里還有幾個家,什么樣的樹葉可以住在里面?""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2)幼兒操作。請幼兒按標記將樹葉分別放入圈中,要求幼兒邊送邊說:"小樹葉,我送你回家。"在幼兒操作時播放背景音樂。對分類有困難的幼兒,教師可指導他們進行分類;對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引導他們將同樣的樹葉放在不同的集合中。
活動講評引導幼兒檢查是否每片樹葉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對放錯的樹葉進行糾正;表揚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并請他給大家示范。
活動延伸在復習活動和區(qū)角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讓幼兒進行歸類活動,例如各種不同的瓶蓋、紐扣、串珠等。開始時,提供單一材料讓幼兒按標記歸類;在幼兒熟練掌握后,再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按不同標記進行歸類活動;最后,讓幼兒自己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并匹配標記。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各種樹葉、瓶蓋、紐扣進行間隔排序、數(shù)數(shù)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