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需要,我選擇了《石頭剪刀布》這首簡單、有趣的手指兒歌作為教學題材。其重復的句式、形象的手指動作和變化,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們在玩一玩、變一變、說一說的手指游戲中動手、動腦又動口,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孩子們的學習意愿,有效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想象、表述和表現的能力。
活動目標:1.理解手指兒歌的內容,能按節(jié)奏邊念兒歌邊做手指動作,提升手口并用的表達能力。
2.嘗試以"石頭、剪刀、布"的手型為原型,進行象形創(chuàng)編,感受手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黑板一塊、相應的圖譜
活動過程: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你們玩過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嗎?
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請把你們的小手也拿出來做一做。
你們表現真不錯,石頭剪刀布(出示石頭剪刀布的圖譜,手指圖譜)除了能這樣做游戲,還可以變魔術呢,變什么呢?(出示變什么的圖譜)
二、手指游戲,引導幼兒積極參與。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說出石頭剪刀布可以變什么。
兔子:看,剪刀、剪刀,它們可以變什么呢?
你們再來看看我把剪刀變成了什么。(貼圖譜)
對了,小白兔。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剪刀、剪刀,小白兔(邊說邊做動作)
螃蟹:這次用什么來變?對了,是布和布,它們又可以變什么呢?
你們說得都很棒,看一看,我把布和布變成了什么?(若幼兒沒有猜出:把你們的小手拿出來,看著圖做一做,你們覺得它像什么?對了,是小螃蟹)
我們大家一起學一學:布、布,小螃蟹(邊說邊做動作)
蝸牛:又要變了,這回用什么來變了?剪刀和石頭又可以變什么呢?
給你們看看我變的,是什么呀?
小蝸牛。我們一起學學看,剪刀、石頭,小蝸牛(邊說邊做動作,注意要側面示范)
你們學得真不錯,瞧。ㄊ种钢鴪D譜)我把剛才的魔術編成了一首兒歌叫《石頭剪刀布》。
2.學習手指兒歌
。1)幼兒看圖譜
這些手形你都能看懂嗎?
。2)老師指圖譜請幼兒集體朗誦
現在讓我們看著圖譜一起來說一說吧。▋焊枘钜槐榧纯桑
(3)邊念兒歌邊做手指動作
你們的聲音真響亮,說得真好聽,這首兒歌如果加上手指動作會變得更有趣呢!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試一試吧。(第一遍)
你們的聲音很響亮,如果能再說的整齊一點就更棒了,我們再來試試看吧。(第二遍)
你們的小手都很靈活,做得真不錯。請你們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表演給我看,好嗎?(第三遍)
3.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表述創(chuàng)編。
實在是太棒了,聲音響亮,動作也做得很好。你們也能用石頭、剪刀、布來變魔術,把更多的東西編進兒歌里嗎?誰來試一試?
三、活動延伸,教師小結。
你們的創(chuàng)意真棒,編的真不錯。石頭、剪刀、布除了能變出我們剛才想到的東西,它還可以變更多好玩的東西呢!請你們動動腦筋再想想,下次再一起來說一說吧。
附兒歌: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變什么?變什么?剪刀、剪刀,小白兔。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變什么?變什么?布、布,小白兔。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變什么?變什么?剪刀、石頭,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