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的童年,大部分是和小伙伴們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樓前屋后的空地上,玩踢毽子、挑格子等游戲、躲貓貓、老鷹捉小雞等游戲,樂此不疲。
可如今的孩子,玩具應有盡有,不少的孩子常常躲在家里,看電視,玩電子游戲機,玩各種電動玩具,很少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戶外進行鍛煉。他們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一不小心就會感冒發(fā)燒。如今的孩子需要一個健康的體魄,需要了解民間游戲,把民間游戲、民間傳統文化發(fā)明光大。
今年我們嘗試將古樸有趣的民間游戲有機地滲透到體育活動中。我園有綠茵茵的草地,平整的戶外活動場地,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我們把孩子們從室內吸引到戶外,吸引到大自然的懷抱中,讓他們在塑膠地上盡情的丟手絹、滾鐵環(huán)、手推車、"錘子、剪刀、布" ,在戶外跳格子、跳皮筋、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孩子們的肌體盡情地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盡情享受傳統民間游戲帶來的快樂。
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廣泛收集、整理民間體育游戲。我利用教研學習時間,向我組教師虛心請教,深入開展幼兒民間體育游戲教師是關鍵,在教師號召帶領、宣傳下,推廣民間游戲。
在教研學習中,我們進行了如何開展民間游戲理論學習,明白什么是民間體育游戲,充分認識到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中間開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方面的教育價值。
讓老師們重溫童年生活,回憶小時候都玩過哪些民間體育游戲,討論的場面非常熱烈,大家一時都沉浸在幸福的美好回憶中,《翻線線 》、《電桿》、《丟手絹》、《孵小雞》、《我們都是木頭人》……等一系列民間體育游戲,展現在大家面前,有的老師說:"以前只知道帶孩子去買高檔玩具,玩上幾天就沒興趣了,怎么就沒想起教孩子玩一玩咱們小時候的游戲呢,又省錢,又能讓孩子多運動,又能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發(fā)展。"教研會開的非常成功,大家并一致贊成讓民間體育游戲走入幼兒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與配合,保證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定氛圍和空間。教研會上,也給老師們提出了一些配合上的要求和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老師們一起收集素材,民間采風,網上查詢。把自己小時候玩過的游戲的名稱、玩法、規(guī)則和所需材料一一詳細記錄下來,通過各種途徑、各種形式匯集到一起。此活動的開展也拉近了老師與老師的關系,促進了與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整個過程收集,整理、改編進行井然有序。另外,收集的這些游戲都進行了科學取舍力爭做到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為幼兒所接受和喜歡。
總之,為了不讓民間兒童游戲流失,讓民間游戲重新走進幼兒的生活,廣大幼兒教師、家長應把優(yōu)秀健康的民間游戲交給孩子,為他們創(chuàng)造游戲機會,并抽時間多和他們一起玩。
民間游戲是中華民族的一枝奇葩,他使我們在物質生活匱乏的年代,能夠享有了快快樂樂的童年。它以其簡潔生趣的民謠,多姿多彩的游戲形式,魅力無窮的游戲內容深深吸引著孩子們,使幼兒的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實踐證明,民間素材蘊涵著豐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價值,積極的開發(fā)會豐富教育活動內容,培養(yǎng)幼兒親近社會、尊重和熱愛本土文化的情感。我們地處農村,開展民間游戲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近年來,我園注重內涵發(fā)展,努力彰顯辦園特色;我園地處里下河農村,本地區(qū)有著豐富的民間傳統游戲文化資源,因此我園將傳承里下河地區(qū)傳統游戲文化作為特色活動貫穿于各班級保教活動過程之中,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民間傳統游戲"為主的體育運動特色。在"運動"特色研究探索的過程中,我園收集整理了舞龍、挑花擔、撐旱船等多項民間幼兒體育游戲的課程素材,并且進行了教材的改編、創(chuàng)編。在此基礎上開發(fā)積累了六十多課時的民間幼兒體育活動教學活動設計,形成了具有本園特色的民間體育課程雛形。通過研究開發(fā)民間體育活動資源、培養(yǎng)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體質,我園已把研究的觸角延伸到園本課程的建設之中,把"民間傳統游戲"為主的體育運動打造成了我園的特色,進一步豐富了我園的教育特色內涵,目前特色已逐漸彰顯并得到了社會、家長的認可,辦園品位逐步提升。
(一)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整理民間游戲素材1.充分利用網絡、報刊的便利。
。玻蛐值軋@學習。
。常蚣议L、親朋好友尋求幫助。
。ǘ⿲γ耖g游戲進行整理分類首先,我們將組織教師對民間游戲進行了篩選和改編。
其次,根據民間游戲玩法、材料等的不同進行了分類。根據我們搜集的民間游戲資料,針對其特點,進行分類,大致分為幾類:棋類游戲(如老虎吃小孩、過五棍、三六九等)、手工類游戲(如折紙、玩泥巴、草編等)、沙包類游戲(如丟沙包、量腳等)、角力游戲(如拔河、打拐、掰手腕等)、競技類游戲(如跳繩、打瓦、挑棍兒等)、表演類游戲(如過家家、老鷹捉小雞等)、結構類游戲(如挖沙坑、搭房子等)……然后,我們對每一個游戲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范記錄,如名字的不同叫法、游戲準備、游戲目的、游戲適合年齡、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等,這么,教師可以隨時根據游戲建議來選擇民間游戲內容。如"炒黃豆"的游戲一般適合小班幼兒玩;"翻繩""七巧板""找東西南北"等適合在中大班玩。而在戶外體育游戲的選擇上,中班可以選擇培養(yǎng)幼兒勇敢、合作精神"切西瓜"、"踢毽子"、"跳橡皮筋"等;大班則多選擇培養(yǎng)自主學習、激發(fā)創(chuàng)新欲望的"滾鐵環(huán)"、"跳房子"、"打陀螺"等游戲。
最后,根據組織民間游戲的實踐經驗和游戲的特點,提出組織建議。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何選擇民間游戲?選擇什么樣的民間游戲更好?通過一次次組織教師研討的基礎上,我們在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給教師列出了組織建議。例:一日活動中有許多零散的時間,可以選擇一些不受時間、場地限制、容易收攏的民間游戲,如:翻繩、捉猴、冰糕化了等游戲。
通過學習探討,我們民間游戲作為我園的特色課程,將有目的、有計劃地編入園本課程中。
(三)將民間游戲滲透到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1.民間游戲在區(qū)角活動中2.民間游戲在戶外活動中。
。常耖g游戲在零散間隙、過渡環(huán)節(jié)中(四)讓民間游戲走出幼兒園,把民間游戲返還社區(qū)1.開展家園聯手活動,做到家園共樂。
2.走向社區(qū),讓大家都來認識民間游戲。
幼兒期是身體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由于身心發(fā)育尚未完善,對各種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差,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因此,鍛煉幼兒健康的體魄,為他們奠定良好的體質基礎,不僅關系到他們現時的健康成長,還會對他們一生的健康產生持續(xù)的影響。民間游戲是在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的,陽光、空氣是自然環(huán)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能促進幼兒的新陳代謝。其次,民間游戲對材料的要求較低,"一根繩""一個沙包""小竹筒"等隨處可尋的東西使游戲簡便易行。再次,民間游戲種類繁多,對幼兒身體發(fā)展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促進作用。
民間游戲是一種廣為流傳,深受幼兒喜歡的游戲。我們在組織幼兒開展民間游戲的過程中,探索了利用民間游戲的角色、規(guī)則、動作,初步對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中包括學會分配角色,遵守規(guī)則,協商解決爭端等內容,以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發(fā)展合作能力,體驗人與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
下面以跳繩為例淺談我園是怎樣利用民間游戲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跳繩,古稱"跳百索"。有二人搖繩,一人或多人跳的,有一人跳的,有一人跳前面帶一人或前后各帶一人的各種跳法。以一人獨跳變化最多,有雙腳跳、單腳跳、邁門坎、麻花陣、旋風、倒掄繩、跑跳、蹲跳等花樣?茖W家們最新研究還發(fā)現,要讓孩子聰明健康,跳繩不失為最佳方法。
一、跳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1.跳繩能幫助確定兒童數學概念跳繩能促進兒童身體健康。跳繩是一種全身性活動,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huán),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又能使心情興奮起來。
跳繩能確定兒童數學觀念。不少兒童會數數,但往往是背書式或機械式的,他們并不明白數的真正含義。而跳繩活動能使他們把抽象的數與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從而使兒童能初步理解數的實際含義和形成數的概念。
2.跳繩能培養(yǎng)孩子的節(jié)奏感跳繩還能培養(yǎng)兒童節(jié)奏平衡。跳繩活動是左右兩只手和左右兩只腳都同時操作且有一定節(jié)奏的活動。這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左半腦和右半腦協調發(fā)展,還可培養(yǎng)孩子具有規(guī)律性節(jié)奏感,使兒童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3.使幼兒準確形成時間概念跳繩能形成兒童的方位知覺。在跳繩活動中,有時是單人跳,有時是雙人跳或是多人跳,有時還會簡繁結合跳出許多新花樣。這有利于培養(yǎng)兒童準確地形成時間概念和方位知覺。
4.使幼兒肢體活動靈活有力跳繩能提高兒童記憶能力。由于在跳繩過程中不斷數數和跳繩次數所建立的"對應關系",從而使抽象枯燥的數字變成了具體形象的事物。這樣,使兒童的大腦皮層產生興奮并提高兒童的興趣,因而將抽象記憶轉變?yōu)樾蜗笥洃洝?/p>
跳繩能促進兒童心靈手巧。人的機體在運動時會把信息反饋給大腦,從而刺激大腦的積極思維,而跳繩時的自跳自數正是這樣,通過信息的來回往返,促進大腦思維加快,判斷更準確,肢體活動靈活有力而達到心靈手巧。同時,能使語言變得清晰流暢,從而促進兒童智力、體力、應變能力的協調發(fā)展。
跳繩不但能夠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調能力,增大肺活量,促進幼兒生長發(fā)育,還能夠健腦。
二、指導策略:
通過觀察發(fā)現幼兒跳繩時,不是繩子到了腳邊還沒起跳,就是繩還沒到腳邊就先起跳了。這是因為幼兒沒有掌握跳繩時的節(jié)奏。所以跳繩不但需要身體各部位動作的協調配合,還需要良好的節(jié)奏感。因此,需要分步訓練。
首先,跳繩訓練了兒童的身體協調能力。兒童的手腳、四肢功能已經開始發(fā)育和成熟,而跳繩可將四肢的動作整合起來,使身體各部位的活動達到協調。
其次,跳繩訓練了手-腿-眼的協調能力。跳繩運動包括對繩子速度的估計,并必須將這一估計與手的動作和腿的動作聯系起來。
最后,跳繩訓練了兒童的節(jié)奏感。腿部的動作提前和滯后都不行,兒童必須有節(jié)奏感才能成功地跳繩。
我們開展的民間游戲是面向全體幼兒的,使原本內向、膽小、不合群等不良性格的幼兒發(fā)生了變化,他們變得勇敢、開朗、活潑。
總之,民間游戲對幼兒是一種"快樂的教育",是促進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良好伴侶。愿我們的一點實踐經驗帶給您一點啟發(fā),愿我們的民間游戲之花越開越美,愿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