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劃小班幼兒年齡偏小,自我保護(hù)能力偏弱安全意識不夠強(qiáng),語言表達(dá)能力也不夠強(qiáng),放學(xué)后可能自己跑出班級或跟別人走。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我決定給幼兒上一節(jié)安全教育課教案二、活動目標(biāo):
1.懂得離園時要等自己的家長來接,不能跟別人走。
2.能對不同的行為作出是否安全的判斷,并做正確標(biāo)記三、活動準(zhǔn)備:
1.水彩筆人手一盒。
2.成人女性和小女孩木偶各一。
3.教學(xué)掛圖和幼兒用書。
四、活動過程:
(一)教師簡單介紹情境。
教師:1.小朋友們,放學(xué)的時候誰來接你們呀?
2.如果媽媽沒有來接,有其他人要帶走,你會怎么辦?
。ǘ┙處熓褂媚九急硌莨适虑榫。
1.教師:有一個小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我們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
旁白:很多小朋友都回家了,妮妮還沒有人來接,這是時來了一個阿姨。
陌生阿姨:妮妮,我是你媽媽的同事。你媽媽加班,她讓我來接你。來,我?guī)闳フ覌寢尅?/p>
妮妮:你真的認(rèn)識我媽媽嗎?你會帶我去找媽媽?
3.教師:①小朋友們,你們說妮妮該怎么辦呢?
、谌绻菽莞@個不認(rèn)識的阿姨走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如果跟著不認(rèn)識的人走,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媽媽了,也看不到自己喜歡的玩具了。
(三)其他班的教師扮演陌生阿姨,邀請幼兒參與即興的情景表演。
1.情景創(chuàng)設(shè):
旁白:××小朋友正在等媽媽來接他,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媽媽在說話。這時,一位不認(rèn)識的阿姨悄悄地靠過來,跟這個小朋友說話。
別班教師扮演的陌生阿姨:你叫××吧,你媽媽讓我來接你。
2.教師依次邀請三名幼兒參與即興的情景表演,請幼兒觀看、評價他們的反應(yīng)。
3.組織幼兒討論:你覺得他們做得對嗎,為什么?
4.教師幫助幼兒整理應(yīng)對這種情況的方法。
①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對這個不認(rèn)識的阿姨說:我不跟你走,我要等媽媽。
、谖覀円部梢愿嬖V老師,對老師說:老師,這個阿姨要接我。
③我們一起學(xué)說這兩句話。
。ㄋ模┯變洪喿x、操作幼兒用書。
1.教師:說一說圖上小朋友哪種做法是對的,在那幅圖上打√。
五、總結(jié)大門開,爸爸媽馮都接來。毛毛媽媽沒有來,急得毛毛哭起來。
陌生人,走過來,千萬不要去理睬。別亂跑,慢等待,爸爸媽媽一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