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 認識藝術的一個表現(xiàn)形式“圓”,探討藝術各門類表現(xiàn)方式的特征,并進一步認識不同文化應用的特征。
2 創(chuàng)造性能力培養(yǎng):探索發(fā)現(xiàn)、即興、遷移、創(chuàng)編。
3 賞析:藝術作品(繪畫、音樂、戲曲、舞蹈)
教學過程: ——教師黑板畫一個大圓圈,問這是什么?還可表示什么?
問:生活中那些東西是圓的?——請學生畫出各種“圓”(平面、,立體、球形、橢圓等),討論畫“圓”的要領。
——出示幾幅以“圓”為主題或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風格和內容的作品,并討論。
——站成圓圈,問:用身體的動作可以做“圓”嗎?(如頭、手、臂、腿、腳、腰等部位)探索與模仿。
——加上移動位置(如轉圓圈、旋轉)和動作組合探索更多地“圓”的形式。
——討論:從繪畫和動作的“圓”探討其表現(xiàn)的意味和特點。相同與不同。
——引導到用聲音表現(xiàn)“圓”的特點(如圓滑、循環(huán)不斷),用嗓音或其他聲響表現(xiàn)與模仿。聽幾段音樂(如“小狗圓舞曲”肖邦曲、“金雞”李姆斯基——科薩柯夫曲等片段),請學生邊聽邊用手在空中或用筆畫出旋律線走向,探索其中與“圓”相關的音樂特點。
——看幾段戲曲和舞蹈錄像,找出其中“圓”的表現(xiàn)形式(如中國的跑圓場、手、頭、眼動作中的圓,外國的旋轉等),并帶領學生做幾組動作來體驗。
——聯(lián)系“圓”在中國文化中的表現(xiàn),如太極拳、陰陽八卦符號、語言聲腔,以及文化觀念、風俗人情,探討中國各種藝術在表現(xiàn)形式、風格、文化內涵上的關系,并比較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特點。
——“圓”在藝術中的象征意義:表現(xiàn)那類的情感?
——分小組活動,用繪畫、舞蹈及音樂來創(chuàng)作一個小品,要求以“圓”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末表現(xiàn)一種情緒。
教案分析:
該教案是一個綜合教學的課例,不但將各藝術門類:繪畫、雕塑、舞蹈、戲曲、音樂等綜合進行教學,還將藝術表現(xiàn)的要素、形式、風格、情感融為一體,一步步引導學生升華到文化的視角。主題集中,手段豐富。教學過程可分若干學時完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根據自己的專長將其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縮減或擴張,觸類旁通。整個教學中,教師是個引導者,主要是設置環(huán)境,讓學生去探索。對不同年齡段學生,可以以側重體驗(操作),或增加藝術作品深度、評析內容來調整教學內容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