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幼教專家程躍,是中美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博士,程博士對我國兒童早期教育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提出了許多全新的早教觀點。
一、“在游戲中學”說不
一直以來,學前教育中就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孩子要在游戲中學,在玩中學”。一些早教專家對此也持肯定態(tài)度,甚至認為這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對此,程博士有不同看法?
程博士認為:目前,學前教育界幾乎異口同聲地認為游戲是幼兒發(fā)展的主導活動,把幼兒教育看成游戲教育。游戲已成為幼兒教育法定的主宰。你不談游戲,你就不是搞幼教的,非游戲不足以說明你搞的是科學的幼兒教育。人們似乎不再思考與發(fā)展有關的一切問題,只要評價你是否在搞游戲,如果沒有或是搞了其他方式,你就是不懂學前教育規(guī)律,就是違背幼教科學。那么,游戲果真是幼兒教育的惟一法寶嗎?游戲果真是促進幼兒智力的主導方式嗎?有沒有更好的路徑尋求孩子在幼兒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呢?我認為,發(fā)展是多因素的。學習是多元的,生活是學習,探索是學習,交往是學習,模仿是學習,游戲是學習,坐下來學也是學習。單純強調游戲的作用顯然是有問題的。
首先,游戲存在著自身難以克服的難題,發(fā)展是有梯度和
難度要求的,游戲設計者很難遵循一個梯度或難度規(guī)律設計極有效地促進發(fā)展的游戲課程。
其次,在一個還不會自主活動的小嬰兒那里,要求他做主動游戲幾乎不可能,我們更多看到的是非游戲的促進發(fā)展的方式。
其三,在家庭自然的學習狀態(tài)下,孩子實際每一天的各種學習活動,以游戲為主導的并不多見。如聽故事這類的聽覺學習,需要安靜、注意力集中;如閱讀類的視覺學習,需要專注;如看電視類的視聽學習等,需要坐下來,全神貫注;如繪畫類的手眼協(xié)調性活動,需要坐下來,安靜專注;器樂學習更是這樣,而運動技能學習需要練習,等等。每一天發(fā)生在孩子成長中的行為,都與游戲無大關系。在幼兒園里,只有那些希望調動孩子好奇心,引起孩子關注的事才需要游戲的介入。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游戲只是培養(yǎng)興趣的橋梁。一旦孩子有了學習的興趣,那么他所從事的各種活動都是一種樂趣。
二、親子關系關鍵看質量
目前一般幼兒園要求孩子3歲入園。許多早教專家認為,3歲之前孩子最好不要讓保姆看,也不讓老人看,要與父母在一起,這樣可以更好地建立親子關系。
程博士觀點: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強調,父母要和孩子多在一起以建立親子關系。但人們在強調孩子不能“離開”父母時,卻往往忽視了一個更為重要的概念,即:親子關系是質量關系。親子關系存在著不同的質量水平,有良好的親子關系,有不良的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需要時間,不良的親子關系也是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決定的。父母的教育觀念與行為不當時,花的時間越多、投入越大,危害也就越大。所有頑固的不良品質的形成,都是家長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孩子建立起來的。如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占去了每天父母全家的主要精力,追喂、哄喂、騙喂,輪流喂,方法用盡,計策用完,筋疲力盡,到頭來培養(yǎng)了偏食、挑食、少食、零食、進食無規(guī)律等壞毛病。而過分的關注,也是親子時間中常見的問題,視線總是圍繞著孩子,腳步總是緊跟著孩子,寸步不離,孩子在哪家長就在哪。稍有一點“風吹草動”,家長就會隨即做出反應,結果是導致了孩子過分依戀、社會適應性差等問題。
因此,不能僅泛泛地說,孩子要多和父母在一起;更要強調,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質量關系。還有一點家長必須清楚,“親子”關系不僅僅是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準確地說應當是養(yǎng)育者和孩子的良好關系。孩子成長的早期是親子關系建立的關鍵時期,是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孩子并不會因為入園,就錯過了親子關系建立的關鍵期。可以說,在親子關系建立的關鍵期里,與所有養(yǎng)育者建立起來的關系我們都可視為 “親子”關系。因此,1歲多送孩子來嬰幼園,只是給孩子提供了更多的親情模式,一個孩子不僅和父母,同時和老師們建立起良好的親情關系,一個孩子建立信任感、認同感、適應能力都會有極大的好處。在金色搖籃里,我們看到一個幾個月進園的孩子甚至沒有認生期就與所有接觸她的人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關系,順利地度過了“信任對懷疑”這一心理發(fā)展時期。
三、早期識字好處多多
孩子究竟早期識字好還是上學后識字好,一直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有專家認為幾個月的孩子就要學習識字,但也有的專家認為這個時期識字是弊多利少。
程博士:隨著時代的變化,嬰兒的成長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新生兒一出生就進入了一個有著多媒體視覺環(huán)境的空間,電視、電腦、VCD,動畫、廣告、游戲,這些運動的、色彩的、畫面的東西就不斷刺激嬰兒的大腦,這時的大腦正處在一個快速建構的可塑時期。這些影響使得嬰兒的大腦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處理畫面的信息處理系統(tǒng),從而占領了大腦視覺區(qū)域的大部分空間,使得文字閱讀能力下降。為了給大腦競爭一個閱讀中樞,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當從孩子出生開始;為了能夠成功地進行閱讀,早期識字已是勢在必行。
其次,早期是大腦視覺發(fā)展的關鍵期,文字學習相比后期要容易的多,越到后期人的識字能力越低,成人掃盲是世界上最大的難題。因此,從學習投入回報看,也應該抓住早期識字這個關鍵時期。
其三,字詞是閱讀的工具,沒有基本的詞匯量無法進入閱讀階段,早期識字是早期閱讀的必由之路,而早期閱讀能力的提高對幼兒智慧的提高、知識面的擴大有著重大的影響。大凡早慧的孩子90%以上是有閱讀能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