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的隨意性比較強,我經常利用各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在飯前和飯后,在散步時或者在家長來接幼兒以前,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唱,可以表演,可以訓練節(jié)奏,而且我經常采用幼兒創(chuàng)編的內容來調整教材,因為我覺得幼兒的東西才是真實的,才是真正能反映他們內心所想的。在音樂游戲《大火車》中,游戲規(guī)則是一名幼兒做"火車頭",其余的幼兒是"車廂"。在活動中只有"火車頭"來做邀請動作,說邀請的話。我想如果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進來多好,于是我請所有的孩子一起表演和邀請,每個孩子都有了得到發(fā)展的機會,孩子們興奮極了,每次玩這個游戲都很開心 。
在其他學科中,我也會經常根據(jù)孩子們的需要隨時改變和調整方法的。科學活動《長鼻子大象》中,幼兒對大象的鼻子很感興趣,看到這一點,我及時地調整了內容,在接下來的游戲活動中我請幼兒玩"有用的鼻子"的游戲,讓幼兒用手臂來"當大象的鼻子"搬東西,這樣既發(fā)展了幼兒的動作,又能進一步感受到大象鼻子的作用,一舉兩得,更重要的是幼兒得到了身心的愉悅。
四、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與他們做朋友剛參加工作時我十八歲,我熱愛這份工作,也熱愛每一孩子,那時的愛,只是與孩子們一起游戲,一起玩耍,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工作經驗的不斷增加,自己也作了母親,才真正體會到:孩子是需要尊重的,需要用心去愛的,需要你走進他的心靈世界進行交往的和交流的。
我經常使用的一個方法是換位法,就是把自己換到孩子的位置上去考慮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孩子們玩積木的時候,一名幼兒用方形積木搭房子。當他搭到最后一個"房頂"時,積木不夠用了,他需要去向鄰桌的小朋友借,可是小班孩子的合作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借是借不來的,在平時的品德教育中又強調了不能搶玩具。怎么辦呢?我看到他既為難又焦急,眼看著心愛的"房子"搭不起來,換了我心里一定很難受,于是我悄悄的從玩具柜里取出一塊積木送到他手中,沖他會心的一笑,孩子高興極了,搭好"積木"以后,興奮的朝我揮了揮手。
包括安排座位時,我也尊重孩子的意向,誰和誰合得來,愿意坐在一起,就讓他們坐在一起,哪怕是幾個調皮的孩子也行,我們事先講好條件:坐在一起可以,但不能影響正常教學,孩子們也很遵守規(guī)則。我想,如果把我安排到一個我不愿意去的位置,周圍的人玩不到一起,我一定不快樂,對于孩子來說快樂是最重要的!
戶外活動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場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都會吸引孩子,所以戶外活動時我只給孩子規(guī)定一個活動范圍,不局限活動內容,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安全的活動,他們都可以盡情玩耍。
孩子們的自控能力較差,總是管不住小嘴巴,不論是該說時還是不該說時都會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我想,孩子們也是需要和同伴交流的,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體會能說給別人聽也是一種快樂,如果整天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又如何去發(fā)展呢?于是我每天至少給他們四十分鐘的自由談話時間,談話內容不限,要求是不大聲喧嘩,不離開座位,上課的時候要管住小嘴巴,就不能再說了,孩子們也覺得這很公平,都能做到。
五、鼓勵是孩子走向自信和成功的階梯小班幼兒剛入園時大多是膽小怯懦的,往往不敢對老師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更不敢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這就需要老師及時地鼓勵與肯定。
我班有名幼兒叫馬欣語,在每一次音樂活動時,她都是看著別的小朋友演唱,自己從不不張嘴,后來在以一次飯后自由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馬欣語與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表演《小小哈巴狗》,唱得很好,動作也和我教得一模一樣,當她看到我時馬上停止了表演,我意識到孩子也許是害怕我,于是,我把她摟在懷里,,對她說:"老師喜歡你,我看到你剛才表演得很好,還想再看一遍,你能再給我表演一次嗎?" 剛開始時她不敢用眼睛看我,我就對她說了許多鼓勵的話,慢慢地她變得大膽了一些,我拉起她的小手一起表演起來。在以后的音樂活動中我總是把她放在最前面,當她看我時,我就瞇起眼睛對她笑著點一點頭,她讀懂了我的眼神,大膽地唱了起來,從那以后我發(fā)現(xiàn)她開朗了許多,她的父母反映他在家里也比以前愛說愛笑了。
元帥是我們班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他三歲才會說話,各方面能力都比別人差一些。剛來班上時,他總是瞪著一雙大眼睛,無論老師跟她說什么,她都沒有反應。家長也對我說:"帥帥不愿意來幼兒園,因為他沒有人玩。"我告訴家長:"孩子能反映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他很聰明。但從他自身角度看,別人與他說話,他要有反應,得讓別人知道他在想什么,這樣才有交流。我們要相信孩子能做到這一點,鼓勵孩子主動與別人交往。"之后,我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從帥帥一入園,我就遠遠地迎上來問這問那,等待他的回答。角區(qū)活動時,我和他聊天,和他擺弄玩具。雖然只有只言片語,我也沒有放棄鼓勵過他。一次,我們班舉行詩歌朗誦會,小朋友們都躍躍欲試,在小朋友表演詩歌時,我注意到帥帥情緒很高,十分認真的樣子。我認為鍛煉他的時機到了。于是,我讓小朋友們?yōu)樗恼普f:歡迎帥帥朗誦好不好?好!隨著小朋友的聲音,他愉快地走到前面。等大家靜下來,他又不知所措起來。任憑我怎樣啟發(fā),他都不開口。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說:"我們知道你很聰明。我和小朋友特別喜歡聽你的聲音。你的聲音真好聽,你喜歡哪句就給我們朗誦哪句吧。"他遲疑了片刻,臉上露出了微笑。"秋天到,葉兒黃。"脫口而出,朗誦的聲音出乎我的意料,也把在場的小朋友驚呆了。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地說:"嘿嘿,你真棒!"小朋友與他的距離拉近了。漸漸地,他也變了,變得愛笑了,愛說了,愛參與小朋友的活動了。對于老師給他提出的簡單問題,他也能回答了。吃飯快了,鞋子自己穿了,入園也主動問老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