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情況,了解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和事及幫助別人的方法。
2.圍繞主題展開交流,能比較連貫的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
3. 萌發(fā)幼兒的同情心,樂意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活動準備:
活動前收集需要幫助的人的圖片和資料;人們救助災區(qū)和捐款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切入主題。
師:小朋友,你在生活中又遇到困難的時候嗎?都遇到過什么困難?遇到困難時你的心情怎樣?
二、組織交流,說說自身得到幫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體驗。
1.說說你發(fā)現我們身邊都有哪些人需要幫助?
2.出示圖片,老師帶來了幾幅圖片,我們看看圖上的人有什么困難?
三、拓展幼兒視野,讓幼兒知道我們該怎樣幫助有困難的人
1.出示孕婦的圖片,觀察誰遇到了困難?她需要什么幫助?
2.出示老爺爺救助小朋友的圖片,他們在干什么?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小哥哥,你會怎么做?
小結:人們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大家互相幫助,做個有愛心的人。
四、了解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和事,及幫助他人的方法。
1.出示災區(qū)照片,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人怎么了,想為他們做點什么?(讓幼兒先討論,再來說)
2.出示募捐的圖片,小朋友收到書包高興的圖片等。請幼兒談談圖上有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五、聯系生活,引導幼兒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提問:在生活中,你幫助過誰?是怎樣幫助別人的?幫助別人后,你的心情怎樣?
六、教師激發(fā)幼兒的同情心,使幼兒萌發(fā)樂意做一個有愛心的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