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感受在有折痕的紙上作畫的夸張效果,體驗其中的樂趣。
2.通過實踐和觀察,探究畫面造型變化與折紙的關系。
3.在紙上畫出不同夸張效果的小人。
活動準備:
長方形桌子6張,小筐9個,小型吸鐵石40個、記號筆37支、黑板一塊、淺黃和淺綠色A4紙各37張,幼兒能較快的畫出單線小人
活動過程:
師:今天我們要來畫一個小人,這個小人有一個特點就是頂天立地。請幼兒說說什么是頂天立地。
師:什么叫頂天立地?(頭頂著天,腳立著地) 沒錯,那就是說這幅畫要畫的高、長。
師: 給你們一點時間仔細觀察這個小人的模樣和大小。
1.觀察"小人",嘗試畫出一模一樣的小人。
(1)出示范畫"哈哈小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人。
。2)教師收起范畫請幼兒模仿畫出相同的小人。教師注意幼兒的握筆姿勢和坐姿。
。3)引導幼兒比較作品與范例的差異。
幼兒操作要求:1、小人要畫得頂天立地。
2、畫你觀察到的小人。
(4)請幼兒修改和范畫不同的地方。
2.探究在教師折過的紙上畫"小人",發(fā)現(xiàn)畫面造型與紙張折疊的關系。
。1)請幼兒在折好的紙上畫頂天立地的小人。
要求:1、要畫得頂天立地。2、畫你剛剛觀察到的小人。3、不準打開這張紙。
(2)幼兒繪畫,觀察幼兒選擇繪畫的位置。
(3)展示一部分作品,引導幼兒觀察畫紙打開后上小人的變化(畫在折線上的部位都斷開了)。
。4)探究小人變化的原因,引導幼兒把斷開的部位連起來,觀察連線后小人的變化(各部位變得很長,滑稽可笑),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人變形的原因.
。5)觀察其他作品,說說小人的哪里變了形。
。6)師生共同小結(jié)研究后的結(jié)果。(畫在折線上的部位在打開后都會變長,所以如果想要把小人的哪個部位變形,就要把那個部位畫在折線上)。
3.幼兒再次作畫
。1)教師引導幼兒變換小人變形的部位
。2)幼兒相互欣賞和介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