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1. 發(fā)現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的科學現象,了解產生氣體多少與材料的用量有關。
2. 能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體驗猜想、驗證、結論等基本的實驗步驟。
3. 對科學實驗感興趣,愿意探索身邊的科學現象。
重點:知道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
難點:能夠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總結出產生氣體多少和材料用量有關。
活動準備:每組一份活動材料:杯子、小蘇打、鹽、白糖、雞精、醋、 空瓶子、匙子、漏斗、氣球,課前幼兒學會套氣球。
活動過程一、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氣球,激發(fā)探索的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做一個好玩的科學游戲,游戲的名稱是《瓶子吹氣球》,你們看…… 出示瓶子吹起的氣球,思考:氣球里面的氣體是從哪里來的?瓶 子里裝的是什么? 二、以趣激學--尋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蘇打和醋混合 會產生氣體。
師:瓶子里裝的不是水,是由兩種材料混在一起形成的神奇的泡 泡液。這兩種材料是什么?
1. 出示材料,幼兒聞一聞、看一看:醋、鹽、白糖、味精、小 蘇打2. 出示實驗表格,集體猜想哪兩種材料在一起會產生氣體?鼓 勵幼兒用多種記錄方式表達自己的猜想。
3. 幼兒探索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 交流總結:小蘇打和醋在一起會產生氣體。猜想有時很不可 靠,遇到問題最好動手試一試。
三、學以致用--嘗試用瓶子吹氣球,更加直觀的感知小蘇打和 醋混合產生了氣體。
師:我們找到了能夠產生氣體的這兩種材料,你打算怎樣用它們 幫助瓶子把氣球吹起來?
1. 討論怎樣幫助瓶子把氣球吹起來,操作過程要注意什么?
2. 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3. 展示結果,分享經驗:你們組剛才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氣球 有的大、有的小?
四、快樂體驗--讓氣球吹得更大,進一步驗證產生氣體多少和 材料的用量有關。
師: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樣才能把你們組的氣球吹得更大呢?
1. 幼兒討論:多用材料、套氣球速度快點、用手捂一捂瓶口……2. 再次實驗瓶子吹氣球,體驗科學游戲的樂趣。
3. 總結:小蘇打和醋在一起產生的氣體能吹起氣球,而且兩種 材料用的越多,氣球就會吹得越大。嘗試的次數越多,實驗結果就會越成功。
五、拓展延伸--吹起氣球的神奇氣體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激發(fā)繼續(xù)探索的愿望。
師:你們知道今天用來吹起氣球的這種氣體叫什么名字,在我們 的生活有什么用處嗎?(各種各樣的飲料中有它、醫(yī)生幫助病人緩解 病痛要用到它、消防員滅火要用到它……)一、設計意圖: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進行的科 學研究,應該是從他們身邊常見的事物或者身邊發(fā)生的事情開始的。 小蘇打、醋是我們常見的生活用品,氣球也是每個孩子們都喜歡 的玩具。但是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的氣體能夠吹起氣球,卻是絕大 多數孩子不知道的。因此這一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富有 一定挑戰(zhàn)性,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與科學視野。小蘇打與醋的 混合現象只是活動的載體,不是活動的唯一目標,活動詣在讓幼兒親 歷一次真實的探究過程, 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從而感覺到"科學 并不遙遠, 科學就在身邊"。
二、活動目標: 1、知道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的科學現象,了解產生氣體多少 與材料的用量有關。 2、能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體驗猜想、驗證、結論等基本的實驗步 驟。 3、對科學實驗感興趣,愿意探索身邊的科學現象。
三、活動準備:實驗所需的各種物質材料,幼兒學會往瓶子上套氣球 四、教學環(huán)節(jié)與策略 陶行知先生提出,對一個問題,不要先教給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而應該指導兒童,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利用這種經驗來解決 別的問題。鑒于此,在活動中我主要運用了做中學五類快樂教學法。 "做中學"主張"幼兒在前、教學在后",不同于以往單純的先 傳授知識再動手操作的常識教育。它不注重結果,不追求幼兒掌握準 確的科學概念,而是激勵幼兒從玩、做、想、試、用中去發(fā)現問題、 探究知識、解決問題、體驗快樂。在做做玩玩的輕松氛圍中,"變接 受性學習"為"自主建構學習",從而實現了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 學習目的。"玩中學、做中學、想中學、用中學、樂中學"五類教學 法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有機結合,而不是獨立分割開來的,下面 我結合這節(jié)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具體介紹一下。 1、以疑激趣--拋出問題,怎樣用瓶子玩吹氣球的游戲?(玩 中學) 氣球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最普通的玩具,以前有過各種各樣的玩 法,今天我們要怎樣玩?玩出什么新花樣? 活動一開始,教師巧妙的將"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的科 學現象通過吹起瓶口氣球的形式再現出來。游戲的形式讓科學現象變 得直觀、生動、趣味,使科學活動從一開始就變的沒有負擔沒有壓力, 有的只是創(chuàng)造與快樂。 2、以趣激學--尋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蘇打和醋混合 會產生氣體。(想中學、做中學) 師:瓶子里裝的什么材料這么神奇?我們來猜一猜、做一做,找 到它吧! 這個過程中幼兒要通過觀察杯子上的標記來判斷杯子中的材料, 要親自動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在相互間說議的過程中發(fā)揮想 像,在與別人的討論中擴展思路,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想 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猜想、驗證,孩子會體會到猜想有時不可 靠,遇到問題最好親自動手試一試。 3、學以致用--嘗試用瓶子吹氣球,更加直觀的感知小蘇打和 醋混合產生了氣體。(用中學) 師:找到了能夠產生氣體的材料,你打算怎樣用它們幫助瓶子把 氣球吹起來?這一步是活動的重點,孩子在吹氣球的過程中會碰到問 題需要動腦筋想辦法,集體玩的時候會發(fā)生糾紛需要協(xié)商解決,這就 發(fā)展了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間的協(xié)調能力。這些 都是孩子上學和走上社會以后不可或缺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能力。 4、快樂體驗--讓氣球吹得更大,進一步驗證產生氣體的多少 和材料的用量有關。(樂中學) 師: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樣才能把你們組的氣球吹得更大 呢?幼兒在總結上次實驗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第二遍吹氣球游戲,體驗 成功的樂趣。有了第一次的體驗,他們會做的更投入、更認真、更成 功。教師可借機對幼兒進行"只要用心思考、反復實踐,任何事情都 會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這樣的情感滲透。 5、拓展延伸--吹起氣球的神奇氣體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 應用,激發(fā)繼續(xù)探索的愿望。我們都知道,只有貼近幼兒生活的教育 內容,才能讓幼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才能保持對周圍生活中科學現 象的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今天實驗中產生的這些氣體是什么?對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用 處嗎?老師告訴孩子,這些氣體不僅廣泛應用在我們特別喜歡喝的汽 水飲料中,醫(yī)生可以用它幫助病人減輕痛苦,消防員叔叔可以用它來 滅火,多么神奇啊!我自然喜歡繼續(xù)去探索它的奧秘!到這里,幼兒 探索的欲望被再一次點燃,我相信,參與這節(jié)活動的每一個孩子都會 把這節(jié)課的內容帶回家,會繼續(xù)去探索。 以上是我對這節(jié)活動的一點淺見,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多提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