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2.通過觀察角色的表情和動作,體會小青蟲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它孤獨、失望、傷心的心情。
3.積極交流,大膽地表達對畫面的理解。
二、活動準備1.故事掛圖、故事磁帶。
2.背景音樂:舒曼的《夢幻曲》
3.幼兒用書三、指導要點1.活動重點:理解、感受故事的意境美2.活動難點:體會角色的心情。
3.指導要點:并運用圖片、配樂故事、交流討論等手段,引導幼兒理解故事,體會小青蟲對音樂的熱愛、夢想以及它的心情。
四、活動過程1.談夢提問:小朋友你們你做過美麗的夢嗎?夢見了什么?
教師:有一條小青蟲,它也有一個美麗的夢,到底是什么呢?請大家來欣賞一個好聽的故事《小青蟲的夢》。
2.初步理解故事老師有感情完整地講述(配樂)提問:
。1)這個故事名稱叫什么?
。2)小青蟲最喜歡的是什么?它為什么要躲著聽音樂呢?(自卑)(3)最后小青蟲變成了什么?
3.結(jié)合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欣賞圖一提問:
誰開音樂會?小昆蟲們在高高興興聽音樂會的時候,小青蟲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躲在葉子底)小結(jié):每當蟋蟀彈完一曲,小青蟲總是要輕輕嘆息,因為小青蟲只能躲在葉子底下偷偷地聽,害怕被其它小動昆蟲發(fā)現(xiàn),不敢大聲說。
。2)出示圖二提問:蟋蟀發(fā)現(xiàn)了小青蟲,它說了什么? 它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小青蟲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被趕跑的小青蟲流著眼淚傷心的爬開了,你們想跟小青蟲說些什么?
教師:聽了你們的安慰小青蟲的心情好多了,小青蟲接下來會怎么做?(小靑蟲躲在遠遠的地方偷偷地聽著,它抬起頭,凝神聽著。)(3)觀察圖三:
被蟋蟀趕走的小青蟲,最后它輕輕地爬到了哪里?它為什么要躲在一個繭里呢?(小青蟲它愛音樂,繭可以把別的聲音全擋在外面,只有音樂能傳進來,又不被蟋發(fā)現(xiàn))(4)觀察圖四至六提問:這些圖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讓幼兒仔細觀察,調(diào)動幼兒原有經(jīng)驗,請個別幼兒代表講述)教師: 小青蟲在繭里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她睡著了,她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出了一對可以跳舞的翅膀。當小青蟲醒來時,她已經(jīng)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美麗得讓她自己也吃驚。琴聲又響了,音樂溶在月光里,在草叢里流淌。蝴蝶合著音樂,翩翩起舞,開心極了。
3、教師再次完整講述4.討論交流,體會小青蟲的遭遇和心情(1)小青蟲很喜歡音樂,你們從哪里看出來?(躲在葉子底下聽;在遠處聽,躲在繭里聽。)(3)小青蟲成功了嗎?為什么成功?如果你是小青蟲,會怎么做?
小結(jié):小青蟲雖然長得丑,但她愛音樂,愛得那么厲害,那么執(zhí)著,永不放棄。丑丑小青蟲經(jīng)過了自己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原來美麗是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了。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
7.美麗的蝴蝶讓我們和著優(yōu)美的音樂來跳一段蝴蝶的舞蹈吧!
全體幼兒和著音樂翩翩起舞。
五、評價要素1、能否仔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童話故事的意境美。
2、是否積極交流,大膽地表達對畫面的理解。
六、活動建議1、其實蝴蝶都是由小青蟲變成,請小朋友回家后從不同的渠道去找找小青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把你所知道的來告訴大家。
2、在音樂會中,會有哪些昆蟲也在欣賞蟋蟀的音樂呢,在美術活動中可以制作小昆蟲的頭飾,如蟋蟀、小青蟲、蝴蝶、螢火蟲、蟈蟈、金龜子、小蜜蜂、小蜻蜓、小螞蟻等。
附:童話故事小青蟲的夢夏夜的草叢里,音樂響起來了,它和月光一樣,仿佛會流淌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