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為有效地控制我園水痘傳染病的蔓延,杜絕傳染源入園,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兒童,特制定此預案,規(guī)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兒健康。確保幼兒園各項工作正常開展。
二、 處理原則貫徹執(zhí)行"預防為上、分級控制、依法強制,及時處置、分級管理"的工作原則。強化"班級與個人相結合、分層管理、層層負責"的處置原則,務實、高效、科學、有序地預防和控制水痘蔓延。
三、 組織管理1、成立本園預防水痘傳染病管理小組(一)傳染病應急工作小組組長 :崔紅副組長:刁偉 欒桂花 李玉嬌組員:各班班組長各班保育員2、 職責分工:園領導小組按照"班級與個人相結合、分層管理、層層負責"的處置原則,負責園內水痘發(fā)生現場處置的指揮、協(xié)調與管理。
四、具體處理方法1、發(fā)生水痘后,管理小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婦幼所、疾控中心報告。
2、保健老師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隔離病人,組織各環(huán)節(jié)的隔離消毒工作(病兒接觸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級的終末消毒工作)。
3、對患兒所在班級觀察有無發(fā)熱、皮疹出現,時間為21天(從確診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加強每天入園兒童的晨檢及午檢工作,一旦發(fā)現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時隔離,并做好疫情報告。(晨檢由保健教師承擔、午檢由各班教師承擔。)5、 加強衛(wèi)生宣傳教育,督促兒童飯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紙,提高自我防病意識。
5、 加強缺席兒童聯(lián)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6、 患兒返園時,應具有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
7、 幼兒園要保證消毒藥品的充足。
8、在觀察期間加強空氣及手的消毒,發(fā)病班每天在兒童離開班級午睡期間,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增加一次空氣消毒。
五、 操作流程環(huán)節(jié) 操作方法 責任人晨檢----保健老師每天密切觀察 ----保健教師幼兒有無水痘癥狀出現午檢----各班教師午睡后檢查幼兒----各班教師有無水痘癥狀出現報告----一旦發(fā)現幼兒中有水痘的疑---各班老師似病人,有關人員應立即告 保健教師知保健教師和園領導,保健 園領導教師報鎮(zhèn)醫(yī)院、婦幼所消毒----根據消毒隔離制度,做好----保健教師消毒工作,積極采取有效 保育員措施,停止一切集體性活動。
觀察----加強宣傳,正確認識,做好---保健教師防范,確保穩(wěn)定,對痊愈后 各班老師幼兒必須經保健教師認可后 保育員方可進班,21天醫(yī)學觀察期 家長內無新病例出現方可解除隔離附件: 水痘小知識水痘為帶狀皰疹病毒。
潛伏期為10-21天,平均14天。
傳染源為水痘病人,其次為帶狀皰疹病人。
隔離期為全部結痂無新疹,但不少于病后14天。
傳播途徑為空氣、飛沫、密切接觸。
臨床癥狀表現為發(fā)熱、頭痛、食欲減退和全身不適,皮疹多見于頭部及胸部,四肢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為紅色斑疹變?yōu)榍鹫,進而成充滿透明液的皰疹、皮疹分批出現,在病人身上同時可見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混雜存在,數日痂皮脫落,不留疤痕。
控制措施:1-6歲易感兒童給予水痘疫苗接種,發(fā)現水痘病人及早隔離治療,也可回家隔離,室內加強通風,喚氣、玩具用具采用消毒藥液浸泡或爆曬等方法,不讓易感兒與患兒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