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則: 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65、你扔我接--戶外游戲名稱
準備: 吸盤球5個、場地準備。
玩法:孩子拋吸盤球,家長來接,接住5個為勝
規(guī)則:根據不同年齡段,設有不同間距,在間距拋接。
66、剪羊毛
規(guī)則:每組有一名家長和寶寶組成,在家長身上夾上若干的夾子,家長抱起寶寶,沿著大圓圈來回跑,讓寶寶去取別的家長身上的夾子,夾子最多的家庭獲勝。
67、擠歡樂球
材料:歡樂球若干,小椅子6~8把,小筐6~8個。
玩法:家長坐在小椅子上,幼兒手持小筐(每個小筐中歡樂球數相等)站在椅子后,隨音樂將歡樂球一個一個放在家長背后。家長用力后靠,將歡樂球擠破。游戲結束,筐中球少者為勝。最后優(yōu)勝者能獲得一份小禮物,其余幼兒得一個氣球。
規(guī)則:家長將歡樂球擠破方可算數。
建議:游戲可分為兩組,3~4個家庭為一組。
68、找寶寶
材料:花床單6~8條、大帽子6~8頂(可自制)、小紅花若干。
玩法:請幼兒圍上花床單(不露腳),戴上大帽子,隨音樂扭動。家長通過看表演,判斷誰是自己的寶寶。找對的家長給孩子臉上貼一朵小紅花,找錯的家長表演一個節(jié)目。
規(guī)則:幼兒背向家長,不能出聲。
建議:游戲可分成兩組進行,3~4個家庭為一組。
69、給爸爸化妝
材料:即時貼剪成的眉毛和紅臉蛋若干份。
規(guī)則:大家評評哪個爸爸最漂亮,他的孩子可得到小禮物。
玩法:請幾位爸爸和孩子上場,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意愿給爸爸化妝。爸爸撕掉膠紙遞給孩子,孩子給爸爸貼眉毛、紅臉蛋。游戲可反復進行。
70、找爸爸媽媽
材料:大頭娃娃頭飾6個。
規(guī)則:成人可在場地終點處交換位置,但不能摘下娃娃頭飾。
玩法:邀請6個家庭參加,家長戴上大頭娃娃頭飾,聽音樂在場地中央跳舞。音樂停,家長站在場地兩端。主持人幫助幼兒原地轉三圈后,讓幼兒找自己的爸爸媽媽。
71、好運大轉盤
材料:小鼓、毛絨玩具、幸運卡片。
規(guī)則:鼓聲可有意在毛絨玩具傳到過生日的小朋友手中時停止。注意每次把用完的卡片拿出,以免重復抽到。
玩法:幼兒圍成一圈,聽鼓聲傳毛絨玩具。鼓聲停,毛絨玩具在誰手中,誰的家長從幸運大轉盤中抽幸運卡。卡片內容可設為: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吹一根羽毛,5秒鐘不落地,獎勵蛋糕一塊,要求雙手背后5秒內吃完,大家倒計時;或家長唱歌幼兒伴舞。
72、玩繩結
玩法:先教孩子把繩子4或8折打成結。爸爸在離孩子2米處手持一塑料筐,鼓勵孩子投繩進筐。剛開始時,可移動腳步,提高興趣,以后不移動,提高技能。孩子拋進,爸爸拋出,孩子接住繼續(xù)向筐內,邊拋邊說:"拋繩結嘍。"
73、玩繩圈
玩法:學小鴨走路。先教孩子將繩兩端各打一個結成繩圈,爸爸媽媽和孩子每人兩個繩圈,雙腳各踩住一個圈,雙手各拉一個繩圈,一步一步如同小鴨搖搖擺擺向前走路。父母做鴨媽媽鴨爸爸。
74、跳繩圈
玩法:把3個繩圈放在一起或間隔一定距離,跳的方法可以變化經,單雙腳跳或交替跳;繩圈排列方法可變化,如直線、三角形等,繩圈也可變化成半圓形、三角形、梯形等。套繩圈。父親說:"看誰套繩圈套得快。"三人把繩圈從腳套入,通過身體,再從頭上套住,也可以從上往下,展開比賽或挨次進行。"鉆山洞了"2人將繩子套于腰間或腋下,表示山洞,另一個人可鉆過或爬過山洞。爬過者作山洞,第2人再鉆山洞,依次輪流進行。
75、玩繩子
玩法:踩水浪――把繩子打開平放在地上,大人抖動繩子,讓幼兒踩著另一端前進。跳雙桿――爸爸媽媽各持繩子兩頭,面對面蹲下,兩繩平行,或寬或窄不斷變化。幼兒跳到兩繩中間,又跳出,不能踩繩,踩住為輸,再輪換進行。最后,可3人跳繩,2人跳,獨自跳動,或把短繩結成長繩讓孩子在中間跳。
76、我的寶寶在哪里
準備:布帶若干
要求:幼兒不能發(fā)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唱完歌曲立定,然后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77、小熊小熊沒椅子
目標:學會遵守游戲規(guī)則
準備:小椅子五張
玩法:游戲前,先教孩子學會念兒歌。五人一組進行游戲,五張椅子背靠背一圈擺好。游戲者站在椅子旁。游戲開始,游戲者邊念兒歌邊繞椅子走,當說到"他"時,趕緊找椅子坐下,沒有搶到椅子的就是小熊。先由爸爸媽媽家長進行此游戲找出大熊。再由幼兒組進行找出小熊。最后由家長跟幼兒一起混合進行這個游戲。
附兒歌:"一個娃娃一個家,小熊小熊沒有家,小熊小熊是誰呀?小熊小熊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