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喜愛創(chuàng)新、樂于學習,能將生活中的感覺與觀察轉換成能量釋放出來的人,常是團體中的決策者喔!那么父母如何從生活中給予協(xié)助和引導,讓寶寶成為優(yōu)秀的領袖人才呢?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在別人面前,就容易低著頭、畏畏縮縮。"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人際關系不好,同伴都不喜歡和他在一起。"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一講起話來就滔滔不絕,也不管別人。"
還有的家長說:"希望孩子學習怎么樣當個好領袖,能獨擋一面。"
有諸多家長的期待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們總是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尊重人、人際關系和諧……優(yōu)秀的孩子,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具備這些特質呢?
領袖特質是培養(yǎng)出來的
專家指出,領袖未必天生的,事先的培育與磨練,同樣可以產(chǎn)生領袖人物。領袖之所以成為領袖,其必然具備某些與眾不同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是可以學習的,問題是在于肯不肯學習及如何學習。
如何培養(yǎng)孩子領袖特質呢?它對孩子有什么幫助?以下將一些原則供父母作參考:
1、尊重自己
除了學習尊重別人外,也必須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不會讓自己做出令人難堪的事,會勇于承擔責任、履行自己的諾言,并且會正視自己的缺點、虛心接受別人的指正。相反的,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會變得毫無原則、朝三暮四,遇到挫折時容易自暴自棄,這樣的人不僅不適合當領導人,在為人處事上也不容易成功。
2、專注力
孩子若專注力不足,將會影響學習的品質和效果;相反的,對任何事若是能夠專心、投入學習,不僅學習品質佳,相對地學習成果也會高人一等。平時父母可以透過玩積木、拼圖、看故事書等方式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3、主動學習
孩子的主動性,就是他生命的動力。因為主動才會好奇探索、觀察思考,從中得到喜樂和經(jīng)驗;相反,孩子一旦被壓抑,不是變得狂野、頂撞或盲從,就是退縮、拘謹。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掘孩子的興趣,并引導他們主動學習,讓孩子在愉悅心情下,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
4、創(chuàng)造力
創(chuàng)造力對孩子的生活及整體的發(fā)展上,有其意義和重要性。它可以引發(fā)孩子的好奇心與生活層面的拓展,孩子還能從"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而好奇心、自信心及生活層面的拓展,是孩子增長智慧的有利條件。
5、獨立性
太過依賴父母的孩子,對任何事總習慣"予取予求",其自理能力相對地也會降低;因此從小訓練孩子養(yǎng)成獨立的習慣,如自己穿衣、穿鞋、吃飯、解決問題等,對他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6、表達能力
了解孩子的語言發(fā)展階段及特性,循序漸進,尊重并協(xié)助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不僅親子之間可以獲得良好的溝通,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孩子絕佳的表達能力;表達能力佳,對他日后在人際關系及生活處世上,將有很大的幫助。
7、邏輯思考
邏輯思考能力強的人,能有規(guī)律地處理日常生活事物,且會學習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有效完成一些工作;遇到問題時,不會盲從、不知所措。平時,父母可以由認識數(shù)字、爬樓梯、數(shù)數(shù)等,訓練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8、禮貌訓練
懂事的孩子人際關系好,領導能力亦佳。在團體中,他們能夠跟別人合作,一起完成事情;也能明白自己的行為舉止,會對別人產(chǎn)生什么影響,因此可以得到較好的友誼和自我評價,所以獲得成長和學習的機會自然也比別人多。
9、同理心
幼兒同情心、同理心的激發(fā),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分享和助人;做任何事情時,也較能明白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立場設想。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游戲、角色扮演的方式,建立其同理心,及如何去體察別人的感受和需要,成為一個愿意主動付出和給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