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質上看,現(xiàn)在的孩子特幸福,天天吃好的、穿好的,每天過的都跟過年似的;但從精神上看,現(xiàn)在的孩子又夠"可憐"的,各種補習班"狠狠地"占領了孩子們玩耍的時間,本應屬于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越來越少,于是,小小年紀,就開始出現(xiàn)了各種心理問題。"可憐天下父母心"說的沒錯,可孩子的想法咱也得考慮考慮,不管是心理上的,還是身體上的,你們說呢……
"現(xiàn)在的孩子太難管了,打也不是罵也不是,也不知道他們一天到晚想什么,今個不高興了,明天郁悶了,后天又犯倔了……"很多家長都在感慨,孩子的教育問題讓他們大傷腦筋。據一項調查數(shù)據顯示,目前我國兒童心理問題的發(fā)病率為10%左右,患有心理疾病的兒童為2%左右。孩子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干預,往往會導致成年時期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及精神疾病。
歸屬感,家長要幫助及時建立
妞妞上小學三年級了,可是她特別喜歡哭,考試沒考好哭、丟了東西哭,和同學鬧點小別扭哭,爸爸媽媽說她兩句,她還是哭。有時父母被她攪得實在不耐煩了,就會說出"再哭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這時,她會哭得更厲害,甚至歇斯底里,家長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
專家分析:很多時候,孩子哭是需要歸屬感的一種表現(xiàn)。孩子對歸屬感的需求低一些,他們只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同,即使是這樣,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滿足,家長會經常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說"再不聽話不要你"之類的話,這樣是不可取的,對孩子的心理傷害很大,孩子經常因為擔心自己的父母不要自己而委屈自己,從而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
解決方法:首先要讓孩子感受到背后有大人的支撐,不管是犯錯誤,還是事情做得不夠好,家長都要多關心和支持孩子。生活中多讓孩子看到積極的一面,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多表揚,讓孩子信任自己,發(fā)生問題時,父母要在第一時間幫助孩子解決,不要讓孩子產生用哭來回避問題或達到目的不恰當?shù)姆烙鶛C制。
好奇心理,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毛毛今年四歲半,他非常喜歡汽車,每次爸爸媽媽給他買回汽車玩具,他都非常喜歡?伤偸窃诘玫狡囃婢吆蟛痪,就把它給拆了,另外,像小鬧鐘、小電筒,反正是能拆的東西,他都會拆開看看,楊爸爸很擔心孩子長大后養(yǎng)成破壞性的個性。
專家分析:小孩子對什么事情都很好奇,很多事情都想一探究竟,也會因此闖不少禍,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其實家長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你小的時候,可能也會把自家的鬧鐘給拆了,長大后不也沒什么人格上的障礙嗎。但是很多家長往往會在這個時候去阻止孩子,認為這樣做不好。其實,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對孩子管手管腳,孩子長大之后,就會做什么事情都會過分謹小慎微。
解決方法:對于孩子的好奇心理,應給予積極鼓勵。拆壞點東西無所謂,要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壓制只會有兩種結果:一是把孩子壓垮了,孩子長大后事事都聽別人的,自己沒有什么主見;另一個是壓崩了,形成反社會性的人格,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好奇心應正確引導而不是消極指責。
受到委屈,家長要理解支持
一天,上小學二年級的明明從學校一回來就待在自己的小屋里不出來,媽媽發(fā)現(xiàn)了異常,就問明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明明告訴媽媽,上數(shù)學課時,別的小朋友隨便說話了,但老師卻說是他說的,真是氣死人了!明明的媽媽見狀接著說:"老師可能看錯了,我相信一定不是我們的明明說的!"明明見媽媽這樣相信自己,慢慢地就不生氣了。
專家分析:孩子經常會用自己的方式引起家長的注意,得到家長的認同。而家長往往只關注孩子不好的一面,犯錯誤時,會狠狠地批評孩子。其實,當孩子受委屈時,家長應該及時給予支持和理解,這樣長大后孩子就不會時時刻刻感到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