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是一個活潑開朗愛交流愛表達的孩子,在幼兒園中兒子有很多的好朋友,在家中我是兒子的大朋友。
我們一起游戲、一起唱歌、一起作業(yè)、一起畫畫、一起看動畫片……只要是兒子做的,我都會挪出時間來關注與參與,所以在兒子心中我是他的媽媽亦是他的大朋友。
從兒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起,兒子每天回家都會興高采烈的和我講述幼兒園發(fā)生的事,無論兒子講什么、問什么,我就算再忙,都會停下來認真聆聽,表現(xiàn)出對他幼兒園的生活很感興趣,時不時的問問他"今天吃了什么呀""有什么有趣的事發(fā)生啊""學習了什么知識與本領呢""你學習的新兒歌可不可以教教媽媽啊"……當兒子跟我講老師教了什么知識時,遇到他已經(jīng)會的,我就會問他:"老師提問時,你有沒有把你的小手舉起來發(fā)言呢。"并且告訴他,就算回答錯了也沒關系,因為老師會幫你糾正,如果不說出來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錯的。
有時小朋友帶了什么玩具去幼兒園,兒子很喜歡那樣玩具,他回家也會對我說:"媽媽,某某小朋友今天帶了什么玩具來,可他不肯借給我玩。"我就會問他"你有沒有好好的和小朋友商量呢。我們明天也帶些好玩的玩具去,然后你再去找那個小朋友,和他說我們換個玩具玩玩好不好,我想你好好的和小朋友商量,小朋友都會答應的。"并且告訴他,玩小朋友的玩具,也要象對待自己的玩具一樣愛惜。你禮貌的對待別人,才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對于學校布置的任務,我們也一直積極的配合,這階段老師說要讓小朋友認識中外的建筑,我就和兒子一起在家中找資料、網(wǎng)上搜圖片,一邊找一邊和他講解"這是哪個國家的什么建筑",再做同類比較。我覺得只有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重視了,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怎樣學習。另外孩子了解的多了,上課時才能踴躍的發(fā)言,才能激發(fā)孩子表達的欲望。
兒子還是個愛問問題的小朋友,幾乎每天都有稀奇古怪的問題問你。"我們這會不會地震,怎么會引起地震,地震了怎么辦?""我們可不可以去月球?""為什么我們看不到恐龍,是不是恐龍也是動畫片里編出來的?""鉛筆的筆芯是石墨,那石墨是哪里來的?"等等,每個問題我都很認真的跟他講解,從不敷衍他。有些問題我一時回答不了,我就和兒子一起請教爸爸,爸爸也會不厭其煩的和我們講,回答不了的會搜了資料,之后和兒子講清楚。兒子一直說:"媽媽是我的朋友,爸爸是我的百度。"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同樣一張白紙,只要我們家長多花一點點心思,多關注一下我們的孩子,我相信每張"白紙"上都能畫出絢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