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人雖小,但有較強的自尊心,也有了較強的人格意識。教師應成為學生學會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楷模,尊重學生應從"教師自我"做起,促使學生進步,形成師生間健康情緒的雙向交流。另外,教師的自我尊重是一種潛在的、隨處可播種在學生心田的種子,只要有交往,就可能會傳播、發(fā)芽。因此,尊重學生應以教師自尊為前提條件。教師要注重學生健康的人格發(fā)展。我們認為尊重學生應注意以下幾方面:應尊重學生的自主發(fā)言權,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學生的隱私權;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揭學生短處;從而教會學生如何尊重教師的勞動,如何尊重他人等等。
一、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們的想法,讓孩子從心底里感受到與老師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待所學知識也是如此,教師不應強求每個學生都和自己所想的一樣。允許學生標新立異、與眾不同,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的需要。
我班級里的孩子是一年級的學生。但小小年紀的他們,心里也有很多對人生的困惑和煩惱,這讓我大吃一驚。七歲的孫嘉偉常跟父母抱怨自己學習太累,認為大人工作很輕松,甚至不愿讀書,想直接去工作。小大人似的他還語出驚人"反正學習是為了工作,我要直接工作"。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我告誡自己不能急于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要在尊重他的想法的前提下正確地引導他。于是,我找他談話。讓他先毫無顧慮的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我問了他一個小問題"不學習,沒知識,用什么去工作呢?"他若有所思的低下了頭,然后我趁熱打鐵,"其實學習并不完全是為了工作,是在儲存實現(xiàn)理想的力量。請為了你的理想努力學習吧!"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對學習充滿了熱情。
可見,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真正意義上與他們的心靈取得溝通。
二、尊重孩子的隱私
相比于我們成年人的心靈,學生的心更敏感,更容易受到傷害,在他們心靈深處,總隱藏著許多不希望別人踏入的"雷區(qū)",作為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隱私。
單親家庭,是現(xiàn)在社會的一個普遍問題。班級里有部分孩子,都生活在單親家庭里。經(jīng)歷了家庭變故的他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創(chuàng)傷。因此,缺乏自信不愿與人交往,敏感脆弱情緒易激動。針對這樣的孩子,我給予了他們更多的關愛。在一次課堂上,需要讓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家庭。我暗自在課前背下了孩子們的家庭狀況。當其他的孩子興高采烈的介紹自己的家庭時,我發(fā)現(xiàn)那幾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已經(jīng)在座位上有些惴惴不安了。因此,當輪到他們發(fā)言的時候,我修改了問題。跟母親一起生活的孩子,我就請他介紹自己的媽媽。跟父親一起生活的孩子,我就請他介紹自己的爸爸。頓時,他們不安的臉上都綻開了笑容。
也許,小孩子尿褲子在大人看來是再平常不過了?墒,這樣的事如果讓同齡的小伙伴知道了,孩子就會感到特別羞愧。班級里有個孩子個子小,愛上廁所。有一次,他不小心尿褲子了,滿臉通紅地跑到我耳邊悄悄地告訴了我。我就通知了他的家長,并把他單獨帶到辦公室待著,直到他家長來接他。后來,性格內向的他常常會跟我聊天。
孩子們有他們的世界,有他們的隱私。我們應該守護他們幼嫩的心靈,給他們空間去存放屬于他們的隱私。
三、尊重孩子的人格
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有強烈的自尊心。教師和學生在知識經(jīng)驗方面可能存在不平等,但教師不應以此自居,應切記教學相長。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維、有獨立的人格。教師的言談舉止都要為人師表、堪為表率,都要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對學生的尊重。
班級里有個頑皮的孩子,常常上課不聽講,還動不動就插嘴搞怪,批評他,他也無所謂。后來,在一次語文課上,我故意表揚一個坐的很端正的學生。他見我表揚那個學生,就有意識的坐端正了。因此,我也表揚了他。當孩子們聽到我表揚這個小頑皮時,都很吃驚,那個小頑皮自己也很吃驚。從那以后,他改掉了壞毛病,能夠認真的參與到課堂中來了。